杭州醫(yī)學院生物與醫(yī)藥專業(yè)2023考研復試知識范圍已經發(fā)布,包含了考試范圍、考試要求、考試形式、試卷結構等重要信息,對考生具有重大的參考意義。高頓考研為大家整理了杭州醫(yī)學院生物與醫(yī)藥專業(yè)2023考研復試知識范圍的詳細內容,供大家參考!
生物與醫(yī)藥專業(yè)復試知識范圍
本專業(yè)考核范圍主要包括:結構生物化學、代謝生物化學、
分子生物學、細菌學、病毒學和真菌學。
適用范圍為:086000生物與醫(yī)藥(專碩)。
一、結構生物化學(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1.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1)氨基酸
(2)蛋白質的結構
(3)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4)蛋白質的分類、理化性質
(5)蛋白質的研究技術和方法
2.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1)核苷酸
(2)核酸的結構
(3)核酸的功能
(4)核酸的性質
(5)核酸的研究技術和方法
3.酶的結構與功能
(1)酶的化學本質、催化作用特點、酶的分類和命名
(2)酶動力學及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
(3)酶的催化機理和酶活性調節(jié)
(4)酶的活力測定分及離純化
(5)維生素及輔酶
(6)酶的研究技術和方法
二、代謝生物化學(物質代謝及調控)
1.代謝總論、生物能學與生物氧化
(1)代謝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高能鍵與高能生物分子
(3)生物氧化特點、呼吸鏈、氧化磷酸化及其偶聯機制
2.糖代謝
(1)糖類在動物消化道內的消化和吸收
(2)糖酵解
(3)三羧酸循環(huán)
(4)磷酸戊糖途徑
(5)糖異生
(6)糖原代謝
3.脂類代謝
(1)脂類在動物消化道內的消化和吸收
(2)甘油三酯、磷脂的酶促水解及其調控
(3)脂肪酸的代謝、酮體的生成與利用
(4)膽固醇的代謝
4.氨基酸代謝
(1)蛋白質在動物消化道內的消化和吸收
(2)蛋白質水解和泛素化降解
(3)氨基酸的分解
5.核苷酸的代謝
(1)核苷酸在動物消化道內的消化和吸收
(2)核苷酸的合成與調控
(3)核苷酸的分解
(4)與核苷酸代謝異常相關的疾病
三、分子生物學(遺傳信息的傳遞及表達調控)
1.DNA的復制
(1)DNA復制的一般特征
(2)參與DNA復制的主要酶和蛋白質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復制一般機制的各自特點
2.DNA的損傷、修復及突變
(1)DNA損傷
(2)DNA修復
(3)DNA的突變
3.RNA的生物合成
(1)原核和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特點
(2)RNA生物合成一般過程及其調控
(3)原核和真核生物RNA轉錄后加工
(4)RNA的復制
4.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與加工
(1)參與翻譯的主要生物大分子
(2)翻譯的一般特征
(3)原核生物蛋白質的合成過程和真核生物蛋白質合成的特點
(4)蛋白質合成的質量控制
(5)多肽鏈合成后的加工、修飾
(6)信號肽與蛋白質的定向轉運
5.基因表達的調控
(1)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操縱子學說、乳糖操縱子的結構及
調控機理
(2)反義RNA、RNA干擾和非編碼RNA的概念及其作用
(3)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轉錄和翻譯水平調控
6.分子生物學方法
(1)分子克隆技術(重組DNA技術)
(2)聚合酶鏈反應
(3)研究蛋白質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和技術
(4)研究核酸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主要方法和技術
(5)基因組學與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
(6)基因組編輯技術
四、生物化學領域的重大事件和當前研究熱點及新進展
五、微生物學緒論:微生物概念;微生物的分類;微生物發(fā)展簡史及展望
六、細菌學
(一)細菌的形態(tài)與結構
1.細菌的大小與形態(tài)
2.細菌的基本結構
3.細菌的特殊結構
4.細菌的染色方法
(二)細菌的生理
1.細菌生長繁殖的條件
2.細菌的代謝
3.消毒與滅菌的相關概念
4.物理滅菌法
5.化學消毒滅菌法
(三)噬菌體
1.噬菌體的生物學性狀
2.毒性噬菌體和溫和噬菌體
(四)細菌的遺傳與變異
1.細菌遺傳與變異的物質基礎
2.細菌遺傳與變異的機制
(五)細菌的耐藥性
1.抗菌藥物的種類及其作用機制
2.細菌的耐藥機制
3.細菌耐藥性的防治
(六)細菌的感染與免疫
1.正常菌群與機會致病菌
2.醫(yī)院感染
3.細菌的致病性
4.宿主的抗菌免疫
5.感染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七)細菌感染的檢測方法與防治原則
1.細菌學診斷
2.血清學診斷
3.細菌感染的特異性防治
(八)主要細菌
1.病原性球菌的形態(tài)染色與分類原則
2.病原性球菌的主要生物學性狀
3.病原性球菌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則
4.腸道桿菌的共同特征
5.腸道桿菌的致病性
6.弧菌的生物學性狀及致病性
7.厭氧性細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防治原則
8.分枝桿菌的形態(tài)、染色和致病性
9.結核分枝桿菌的免疫特點、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
10.動物源性細菌的形態(tài)、染色、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
11.其他病原性細菌的形態(tài)、染色、培養(yǎng)特性、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則
12.主要致病性放線菌及其致病性
13.支原體、立克次體、衣原體及螺旋體的概念、形態(tài)染色、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則
七、病毒學
(一)病毒的基本性狀
1.病毒的形態(tài)
2.病毒的結構和化學組成
3.病毒的增殖
4.理化因素對病毒的影響
(二)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1.病毒的傳播方式
2.病毒的感染類型
3.致病機制
4.抗病毒免疫
(三)病毒感染的檢查方法與防治原則
(四)主要病毒
1.呼吸道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則
2.胃腸道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則
3.肝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和預防措施
4.蟲媒病毒的傳播途徑、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則
5.出血熱病毒的生物學性狀、流行環(huán)節(jié)、致病性及免疫性
6.皰疹病毒的致病性
7.逆轉錄病毒的生物學特點、感染過程和致病機制、微生物學檢查和防治原則
8.其他病毒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防治原則
9.朊粒的生物學性狀和致病性
八、真菌學
(一)真菌學總論
真菌的概念、形態(tài)結構及分類、培養(yǎng)特性、致病性
(二)主要病原性真菌
主要病原性真菌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和微生物學檢查
參考書目
1.《基礎生物化學原理》(第1版),楊榮武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醫(yī)學微生物學》(第9版),李凡、徐志凱主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文章來源:杭州醫(yī)學院研究生院官網